- 作者:
- 時間:2017-01-03
- 瀏覽量:2991
- 來源:
一、參賽人員范圍
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基礎教育、幼兒園、職業(yè)教育及大專院校)教師、教育技術工作者。
二、參賽項目及相關要求
1. 教育技術應用論文
(1)主題:
現(xiàn)代教育技術促進課程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研究;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對教育理論、模式、方法與實踐影響的研究;教學資源開發(fā)與設計應用研究;軟件技術開發(fā)與應用研究;教學環(huán)境與技術支撐保障體系的研究;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進行教育教學管理的研究;其他有關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課題研究報告。
(2)要求:
立論正確,材料可靠,以事實為依據(jù),能正確揭示教育的客觀規(guī)律;論證精辟、切實、具有新意;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對教育教學改革和發(fā)展及對當前的課程改革有較好的指導作用或對領導決策有一定參考價值;文字力求準確、簡潔、流暢、明了,層次清楚,邏輯性較強。
論文必須包含以下內容(按順序):論文題目、姓名、作者單位、郵編及E-mail、內容提要(200字左右)、關鍵詞(3-5個)、正文、參考文獻。論文一般不超過5000字,要求用Microsoft Word打印,具體頁面設置:A4幅面、上下邊距均為2.54厘米,左右邊距均為3.17厘米(此為Microsoft Word默認值)。
選送參評的論文必須是2016年1月以后的新作,在正式刊物上發(fā)表的亦可參評,但必須在文章末尾注明所發(fā)表刊物名稱及時間。已參加過省級以上評比的作品不得參評。堅決杜絕弄虛作假、抄襲等不正之風,對剽竊的作品一經查實將取消評比資格。
2. 多媒體課件:是指基于計算機技術,將圖、文、聲、像等媒體表現(xiàn)方式有機結合,輔助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完成特定教學任務的教學軟件。分為單機版和網絡版。單機版是指在單機上運行的多媒體課件;網絡版是指采用Web等技術開發(fā),可在網上運行的多媒體課件。
制作要求:課件制作開發(fā)軟件不限,但必須能在WinXP、Win7、Win8及Win10任一平臺上運行;視頻、聲音、動畫等素材建議采用常用文件格式;一個課件原則上應包含至少一節(jié)課的完整教學內容。如需用相關特別軟件運行或播放,請在報送時同時提供該軟件。單機版作品應易于安裝、運行和卸載;網絡版作品要求可用通用Web瀏覽器瀏覽。評比將圍繞課件的①科學性、②交互性、③生動、形象、趣味性、④界面的友好性、⑤實用性等方面進行。
3. 教育專題網站:是指針對特定人群,圍繞特定學習主題、教學科研主題、學習資源主題,完成特定信息的搜索和加工、組織與發(fā)布,提供互動學習支持的教育網站。表現(xiàn)為學科教學網站、專題資源網站、教育教學研究網站、綜合實踐活動網站、校園網站等。
制作要求:網站制作要求采用主流網站制作技術,無惡意代碼和反動言論等,網頁視覺效果最低應支持InternetExplorer 8.0版本及Firefox1.0版本瀏覽器,且在1024×768像素分辨率下顯示良好。
4. 教育博客與個人網站:教育博客和個人網站是個性化的個人知識管理系統(tǒng),通過它可以將工作、愛好和學習有機結合,把日常得到、看到和想到的思想精華及時積累起來,并在交流和共享中達到思想的碰撞。
制作要求:教育博客參賽作品必須至少80%以上為原創(chuàng),作品中的引用內容必須標明來源; 個人網站參賽作品可自主制作(需采用主流網站制作技術),也可采用成熟網絡運營商提供的網站建設平臺,網頁視覺效果最低應支持InternetExplorer8.0版本及Firefox1.0版本瀏覽器,且在1024×768像素分辨率下顯示良好。教育博客和個人網站需反映自己對教育的理解,要求內容必須與教育相關,體現(xiàn)個人特色;應滿足在因特網上運行的基本條件,如: 安全、穩(wěn)定、可靠和快捷等特點;必須可隨時通過互聯(lián)網訪問。
5.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課例:是指教師在學科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并把信息技術作為方法與手段融合在學科教學中,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教學過程整體優(yōu)化的課例。旨在探索適合信息化環(huán)境中進行學科教學的教學形式,重點在于教學設計。分為多媒體學科整合課例和網絡環(huán)境下的學科整合課例。
制作要求:參賽作品必須同時提供教學設計與課例。報送的課例應是根據(jù)教學設計所完成的課堂實錄,為一個標準課時。需用雙機位或多機位拍攝,不低于DV格式質量,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應有字幕提示。
6. 數(shù)碼影視作品:分為教材、新聞、專題三類。
制作要求:要求拍攝畫面清晰流暢,構圖合理,光線、色彩處理得當。
7. 教學方案:
主要應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案,能體現(xiàn)課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
8、學習游戲:是指基于計算機技術,旨在促進學生學習的各類游戲??梢允菃螜C版,也可以是網絡版。
制作要求:開發(fā)軟件不限,但必須能在WinXP、Win7、Win8及Win10任一平臺上運行;如需用相關特別軟件運行或播放,請在報送時同時提供該軟件。單機版作品應易于安裝、運行和卸載;網絡版作品要求可用通用Web瀏覽器瀏覽。另外,請撰寫一個簡單的游戲使用說明:說明游戲的使用范圍、目的、效果與特點等。評比將圍繞游戲的①教育價值、②交互性、③趣味性、④界面的友好性等方面進行。
9. 微課:
(1)包含“微課”視頻以及在“微課”錄制過程中使用到的全部輔助擴展資料,包括教學方案設計、課件、習題、動畫、視頻、圖片、答案和總結等。“微課”視頻和輔助擴展資料以壓縮包上傳。“微課”視頻的時間須嚴格控制在十五分鐘以內。
(2)選題盡量“小而精”,具備獨立性、完整性、示范性和代表性,能夠有效解決教與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3)教學方案的編排應圍繞選題設計,突出重點,注重實效;教學目的明確,教學思路清晰,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
(4)教學內容嚴謹充實,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反映社會和專業(yè)發(fā)展,無科學性錯誤、政治性錯誤及不良信息內容。
(5)視頻圖像清晰穩(wěn)定、構圖合理、聲音清楚,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有字幕提示等;視頻片頭應顯示“微課”標題、作者、單位。
視頻格式建議采用為:flv、mp4等流媒體格式,視頻尺寸為:640*480或320*240。
三、作品報送要求
每件作品報送時都必須按以下四個步驟進行,每位參賽者可以最多限報3件作品,但以上9類中的每一類不得超過2件:
步驟1——在線申報
登錄進入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網站http://jsmeti.jsie.edu.cn/,點擊右側“在線申報”欄目之“申報”按鈕,進入申報界面。填寫姓名(請?zhí)顚懽髌纷髡?,多個作者請以“、”隔開)和識別碼(本次活動的識別碼為“2017pb”,引號不需要填入,下同),點擊提交。課題請?zhí)顚懼鞒秩?,提交成功后無法修改。記住“姓名”和系統(tǒng)生成的“編號”,這是后續(xù)填寫作品或課題相關信息,提交成功后系統(tǒng)生成編號查詢結果的依據(jù)。一個編號只能報送一件作品,如有多個作品請申請多個編號。
步驟2——匯出評審費(圖文信息中心統(tǒng)一安排)
每件作品需繳納評審及證書費等計人民幣50元整,匯款人必須自付轉賬手續(xù)費。有兩種轉賬方式:
1.支付寶轉賬:
賬號:donghui830619@163.com??姓名:董卉? (請務必備注作品編號)
2.銀行轉賬:
開戶行:上海浦東發(fā)展銀行南京北京西路支行,銀行卡號:6217950400002145,開戶名:董卉
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南京新城科技支行 銀行卡號:6212264301019317682,
開戶名:董卉
為了便于查詢,請一定在備注欄中注明課題編號,若單位匯款請注明單位并將單位作品清單發(fā)到指定郵箱并留下組織人聯(lián)系方式。
步驟3——準備好提交材料并發(fā)送(包括所有準備提交的文件電子稿)(圖文信息中心統(tǒng)一安排)
準備好作品,以獲得的編號作為作品名稱;如果作品含有多個文件,請打包壓縮成rar文件。(如23456.rar)
如果是可以正常訪問的網絡課件、教育專題網站或教育博客與個人網站,只需要建立txt格式的說明性文本文件(以獲得的編號作為文件名),在該txt文件中注明網址即可,同時在該文件中寫清楚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郵編、E-mail、聯(lián)系手機或電話、內容提要,主要特色等(200字左右),便于評委在評審時參考。必須保證在評比活動期間相關網站能夠正常訪問,如果評審期間不能正常訪問,一律作不獲獎處理。
請將作品發(fā)到我所郵箱,為了防止網絡擁堵等,各地區(qū)老師發(fā)送的郵箱如下:蘇州:szzp@jssnu.edu.cn,無錫:wxzp@jssnu.edu.cn,常州:czzp@jssnu.edu.cn,其他地區(qū):qtzp@jssnu.edu.cn,如果還不能傳送請與QQ:921089984聯(lián)系。聯(lián)系電子郵件主題必須為“2017評比+N”(N為作品編號)。
如果是單位組織參賽并統(tǒng)一匯繳評審費,請在備注中注名單位名稱,并要求各位老師各自在線注冊并填寫有關信息,獲取相應的編號,單位匯總本單位參賽人員清單(姓名、編號等信息),在該清單上注明是否需要發(fā)票以及發(fā)票收件人的聯(lián)系方式(姓名,單位,單位地址,郵編,手機號碼),將所有這些信息打包成.rar文件(文件名為單位名稱),如文件過大請分多個壓縮包,發(fā)至我所郵箱。
本所原則上一個學校只統(tǒng)一開具一張發(fā)票,不對個人申報的作品開具發(fā)票。單位組織(提交作品達5個以上)需要發(fā)票者請在清單中注明,如單位清單中不注明“需開發(fā)票”字樣本所將不開具發(fā)票。
組委會將于評比活動結束后將以學校為單位統(tǒng)一開具發(fā)票并寄送給其中一位作者或指定聯(lián)系人。
步驟4——再次登錄“在線申報”,查看作品和款項是否收到。(圖文信息中心統(tǒng)一安排)
三個工作日后請進入我所網站之“在線申報”,填寫編號和姓名后,點擊“登錄”按鈕,進入登錄界面,依次填寫并檢查有關信息,特別查看作品和匯款是否收到。以上在線提交的信息請務必認真填寫并校對,如果獲獎,組委會將以此信息為準打印、頒發(fā)獲獎證書;該步驟建議參賽者個人填寫并較對,避免錯誤;如果填寫發(fā)生錯誤,請務必在4月10日前以編號和姓名登錄并進行修改。
四、評比
1、作品報送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4月10日止。為避免因網絡繁忙而導致的在線提交作品困難,請參賽人員盡早上傳參賽作品,而不要等到截止日期時匆忙上傳。
2、本次評比將聘請相關領域專家組成評審小組,對參評作品進行認真、公正的評選。
3、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將于2017年6月初在http://jsmeti.jsie.edu.cn公布評比結果,請各位老師以編號和姓名登錄“在線申報”,查詢獲獎結果。同時以快寄的方式寄發(fā)獲獎證書,為了避免快遞差錯,以“到付”的方式寄發(fā)證書,請各位獲獎者自付快遞費。
4、本次評比將分設不同組別不同項目組一、二、三等獎。本次評比活動還將設立優(yōu)秀組織獎,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將對獲優(yōu)秀組織獎單位及相關個人進行表彰并頒發(fā)獲獎證書。
其它未盡事宜可直接與競賽組委會聯(lián)系。聯(lián)系電話:025-83758348,聯(lián)系人:董老師。有關本次活動的所有后續(xù)相關事項請隨時關注我所網站的補充通知,我所不再另行以文本形式下發(fā)通知。
?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
2016年12月1日